曹鼐,字万锺,宁晋人。
年少时刚直豪爽志向远大,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
宣德初年,中乡试任命为代州训导,愿意任其它职务,改任泰和县典史。
七年,督伲工匠到京城,上疏请求入场考试,又中顺天乡试。
第二年,中进士一甲第一,皇帝在礼部赐宴。
进士在礼部赐宴,从曹鼐开始。
进入翰林院,任修撰。
正统元年,充任御前讲席讲官。
《宣宗实录》完成,进升为侍讲,赏赐三品章服。
五年,因杨荣、杨士奇的推荐,进入文渊闰任职,参与机要事务。
曹鼐为人内心刚强外表平和,通晓执政大要。
杨荣去世后,杨士奇经常有病不能管事,文渊阁的事务多决定于曹鼐。
皇帝认为他贤良,进升为翰林学士。
十年,进升为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侵,宦官王振挟持皇帝亲自征讨。
朝廷大臣交互上书进谏,不听,曹鼐和张益以阁臣身份随从皇帝出巡。
还没有到大同,士卒已经缺乏粮食,宋瑛、朱冕全军覆没,众臣请求撤军回朝。
王振不允许,督促各军进攻。
大将朱勇跪行听命,尚书墉婪、王佐跪在草中,到晚上请求仍没有得到允许。
钦天监正彭德清进言说天象显示警报,如果前进,恐怕危及皇帝。
王振骂道:“你知道什么!如果有这样的事,也是天命。”曹鼐说:“臣子本来不值得颅惜,皇帝关系到天下的安危,怎能轻率前进?”王振最终没有听从。
先行部队失败的消息接踵而至,纔开始害怕,想要回去。
定襄侯郭登对曹鼐、张益说:“从这里赶到紫剂关,纔四十多里,皇帝应从紫剂关入京。”王振想请皇帝到蔚州临幸他的府宅,不听,又转折向东走,赶赴居庸关。
八月辛酉,驻扎在土木。
地势高,掘地二丈不见水。
瓦剌大军到来,占据南河。
第二日佯装退却,并派使者沟通讲和。
皇帝召曹鼐草拟诏书答复他。
王振仓促命令迁移营地靠近水源,队伍混乱。
寇贼骑兵践踏营阵冲入,皇帝突围不能出去,被挟持而去。
曹鼐、张益等都遇难。
景帝即位,追赠曹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谧号文襄,任命他的儿子曹恩为大理评事。
英宗复值,加赠太傅,改谧号文忠,又封他的孙子曹荣为锦衣百户。
曹鼐弟弟曹鼎是进士,任吏科都给事中。
张益,字士谦,江宁人。
永乐十三年进士。
由庶吉士任命为中书舍人,改任大理评事。
参与修纂《宣宗实录》完成,改任修撰。
博学强记,诗文挥笔而成,三杨素来敬重他。
不久进升为侍读学士。
正统十四年,进入文渊阁。
不到三个月,突然遇难去世。
景帝即位,追赠学士,谧号文僖。
曾孙张琮是进士。
嘉靖初年,任南东右都御史。
墉婪,字孟质,宜章人。
永乐九年进士。
任命为监察御史。
成祖在北京,有人上奏南京纸币制度被豪强破坏,皇帝派墉堃查访,众人都以为将要大肆逮捕,郦堃逮捕一两个街市豪强回京,上奏说:“市人听到命令很害怕,纸币制度通行了。”事情就完结了。
倭寇侵犯辽东,戍守违法的一百多人,都应当处 。
命令墉堃查办,上奏述说值得怜悯的情况,皇帝宽恕了他们。
营建北京,服劳役的极多,命令墉茎稽察,病的人大多没有 去。
十六年,有人报告秦地百姓群聚图谋不轨,升任墉堃为陕西按察副使,诏令见机调兵清剿逮捕。
墉堃说明事情的虚假,诏令诛 乱说的人。
宣德四年,赈济关中饥荒。
在陕西时间长,刑罚清明简约。
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升任应天府尹。
免除苛刻过急的行政措施,市场征收田地赋税都考虑让它平缓。
正统元年,进升为兵部右侍郎。
第二年,尚书王骥出京督察军务,郦堃独自管理兵部事务。
当时边疆多有警报,将帅缺乏人选,墉堃请求命令朝廷内外广泛举荐有谋略才干勇武的士人,以准备任用。
六年,山东遭灾。
墉堃请求放宽民间繁殖牧养马匹赔赏的法令,以恢复百姓的财力。
十年,进升为尚书。
旧有制度各卫从百户以下当接替的,必须到京城考试,道路迁远没有钱的,终身不能接替。
废垒请求就近命令各都司考试他们,人们都认为方便。
瓦剌也先势力强盛,墉堃请求作好防备,又和朝廷大臣商议上奏策略,请求增加大同兵力,选择有智谋的大臣巡视西北边疆事务。
不久又请求废止京城士兵修建城池的劳役,命令他们休息以应付紧急情况。
当时不能采纳。
也先入侵,王振主张皇帝亲自出征,不和朝廷商议可以不可以。
诏书下达,墉堃上疏说:“也先入侵,一个边将就足以制服他们。
陛下作为一国之主,怎能不珍重自己。
“不听。
已护卫皇帝出关,竭力请求回宫。
王振恼怒,命令他和户部尚书王佐都随大营行军。
墉堃落马几乎 去,有人劝他留在怀来城治病。
墉茎说:“皇帝行在途中,敢托病自由行动吗?”皇帝到宣府,朱勇战败阵亡。
墉堃请求快速入关,用严整的军队殿后。
不回复。
又到皇帝驻地申诉请求。
王振恼怒地说:“迂腐的儒生怎么懂得用兵之事,再说者处 !”廊堃说:“我为国家百姓说话,害怕什么?”王振叱令左右把他拖出去。
墉堃和王佐相对哭泣于帐中。
第二天,军队覆没,郦董 难,时年六十五岁。
郦堃为人勤奋廉洁端正谨慎,生性十分孝顺。
父亲墉子辅任句容教官,教育墉婪很严格。
墉茎在陕西时间久,想见一见父亲,就计划聘任父亲为乡试考官。
父亲愤怒地说:“儿子任监察官,而父亲任考官,怎么防范?”急速去信责备他。
郦堃又曾经寄给父亲褐布,父亲又寄信责备他说:“你掌管刑律,应当洗刷冤情解决疑难问题,以无愧于任命,从哪里得到这块褐布,用来玷污我。”包好退还他。
墉堃捧信跪读,哭着接受教诲。
景泰初年,追赠墉茔少保,任他的儿子墉仪为主事。
成化初年,赠谧号忠肃。
王佐,海丰人。
永乐年间乡试中举。
毕业于太学,以学问品行闻名,升任吏科给事中。
仪态稳重,上奏对答详尽儒雅,被宣宗所关注。
童德二年,破格拜授户部右侍郎。
因太仓、临清、德州、淮、徐各仓多累积的弊病,诏令王佐巡视。
平江伯陈管进言说,漕运的士卒十二万人,每年漕运艰苦,请求征集和漕运士卒数量相同的南方百姓,轮流担任转运。
诏令王佐去和陈坛及黄福商议。
王佐回来上奏,东南民力已困乏,建议就被搁置。
接受命令治理通州到直沽的河道。
事后,到宣府商议屯田事务。
英宗刚即位,出京镇守河南。
上奏说军卫征收税粮,奸诈弊端到处出现,请求改变制度。
朝廷商议除边卫外,都改为隶属有司。
不久召回,命令管理甘肃军饷。
正统元年,治理长芦盥税。
三年,管理京城和通州的仓库货场。
所到之处事情没有办不好的。
六年,尚书刘中敷获罪,召回管理户部事务,不久进升为尚书。
十一年,秉承诏令审讯安乡伯张安兄弟争夺俸禄的事,被判定和法司相互推诿有罪,被弹劾交付法司审讯,获得释放。
当时军队四处征伐,耗费动不动就极多,国库空虚。
王佐从容调剂,节约紧缩有方。
在户部时间久,不追求显赫的名声,而宽大忠厚有节制,政务杂乱,不曾荒废学业,人们称他为君子。
土木之变,和墉堃、丁铉、王永和、邓鉴同时遇难。
追赠少保,任命他的儿子王道为户部主事。
成化初年,赠谧号忠简。
丁铉,字用济,丰城人,永乐年间进士。
任命为太常博士。
历任工、刑、吏三部员外郎,进升为刑部郎中。
正统三年,破格授予刑部侍郎。
九年,出京管理四川茶税,上奏减少固定的数量,以等待丰收之年。
到江、淮和山东、河南赈济饥荒,人民都依靠他。
平日温顺恭谨像没有能力,遇事都能办好。
随从出征阵亡,追赠刑部尚书,任他的儿子丁琥焉大理评事。
后赠谧号襄愍。
玉永和,字以正,昆山人。
年少时十分孝顺。
父亲生病卧床十八年,侍奉汤药从不松懈。
永乐年问乡试中举,历任严州、饶州训导。
因蹇义的推荐,任兵科给事中。
曾经弹劾都督王或镇守煎刈放纵寇贼,以及锦衣马顺违法的事情。
持符节册立韩世子的妃子,举发宦官傲慢的罪行。
以刚劲正直闻名。
正统六年,进升为都给事中。
八年,升任工部右侍郎。
随从出征阵亡,追赠工部尚书,任他的儿子王汝贤为大理评事。
后来赠谧号襄敏。
邓桨,字孟扩,南城人。
永乐末年进士。
任命为监察御史,奉诏巡按苏、松各府。
任期屈满将要被接替而离去,父老乡亲到京城请求留任,得以允许。
不久又因服丧离去。
宣德十年,陕西缺按察使,诏令朝廷大臣举荐清廉谨慎有威望的。
杨土奇推荐邓柴,于是就任命他。
正统十年,入京任右副都御史。
北征时随从皇帝,军队出了居庸关,上疏请求皇帝回宫,将军事完全交给大将。
到宣府、大同,又两次上疏。
都不答覆。
等到遭遇变故,同行的人告诉他说:“我们可以自行离去。”邓柴说:“皇帝都没地方走,我们还回到哪里去呢!主上受辱臣子当 ,这是本分。”于是遇害。
追赠右都御史,任他的儿子邓瑺为大理评事。
后来赠谧号襄敏。
英宗出征时,配备文武百官随行。
在土木六师覆没,将相大臣和随从官员 的不可胜敷,英国公张辅和各侯伯各自有传记,其余有姓名可考的,卿寺则有龚全安、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刘容、浚寿,给事、御史则有包良佐、姚铣、鲍辉、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兹、童存德、孙庆、林祥凤,庶寮则有齐汪、冯学明、王健、程思温、程序、逯端、俞鉴、张瑭、郑管、俞拱、潘澄、钱禺、马预、尹昌、罗如墉、刘信、李恭、石玉。
景帝即位,追赠抚恤各大臣之后,从给事、御史以下,都下诏褒奖赞美,录用他们的儿子为国子生,一时间丧葬抚恤的礼式很是完备。
龚全安,兰溪人。
进士,授任工科给事中,多次迁升至左通政。
后追赠通政使。
黄养正,名蒙,以字行世,瑞安人。
因善于写文章除授中书舍人,多次迁升至太常少卿。
后追赠太常卿。
戴庆祖,溧阳人,王一居,上元人。
都是祭典中的乐舞生,升任至太常少卿。
后都追赠太常卿。
包良佐,字克忠,慈溪人。
进士,授任吏科给事中。
鲍辉,字淑大,浙江平阳人。
进士,授任工科给事中,多次对国事有所建议。
张洪,安福人,黄裳,字符吉.曲江人。
都是进士,授任御史。
黄裳曾经进言说宁、绍、台三府因瘟疫而 亡三万人, 的人应当免除租税,活着的人应当赈济抚恤。
巡视两浙的盐务,请抚恤水灾。
回复可以。
魏贞,怀远人。
进士,任御史。
申佑,字天锡,贵州婺川人。
父亲被虎咬,申佑拿木棍奋力打虎,得以幸免。
乡试中举,进入国学,率领诸生营救祭酒李时勉。
不久中进士,拜授四川道御史,以正直敢言闻名。
尹兹,字太和,巴人。
童存德,字居敬,兰溪人。
都是进士,任御史。
林祥凤,字鸣皋,莆田人。
因乡试中举授任训导,升任御史。
齐汪,字源澄,天台人。
以进士身份任兵部车驾司郎中。
程思温,鍪源人。
程序,常熟人。
逯端,仁和人。
都是进士,任员外郎。
俞鉴,字符吉,桐庐人。
以进士身份除授兵部职方司主事。
皇帝北征,郎中胡宁应当随从,因病请求让人代替,俞鉴慷慨答应。
有人说:“家逮孩子小怎么办?”俞鉴说:“为了国家,臣子怎敢考虑自己和家庭!”尚书墉堃知道他贤良,多次与他商量事情,俞鉴说:“只有竭力规劝回师了。”当时不能采纳。
张瑭,字廷玉,慈溪人。
进士,授任刑部主事。
尹昌,吉水人。
进士,授官行人司正。
罗如墉,字本崇,庐陵人。
进土,授任行人。
随从北征,临行,告别妻子儿女,发誓以 报国,嘱咐翰林刘俨为他的墓作墓铭。
刘俨震惊而拒绝,罗如墉笑着说:“出行后会应验的。”遇了几天果然 难。
刘容,太仆少卿。
浚寿,尚宝少卿。
夏诚、孙庆都是御史。
冯学明,郎中。
王健,员外郎。
俞拱、潘澄、钱禺,都是中书舍人。
马预,大理寺副。
刘信,夏官正。
李恭、石玉,序班。
籍贯都无从考证。
孙祥,大同人。
正统十年进士。
任职兵科给事中。
升任右副都御史,防守紫剂关。
也先侵犯边关,都指挥韩青战 ,孙祥坚守四天。
也先由小道进入,夹攻他,关被攻破。
孙祥领兵巷战,军队溃败被 ,谏官错误地弹劾孙祥弃城逃跑。
寇贼撤退,有关部门修理关隘,在战地找到他的 ,焚烧后埋了,没有报告让皇帝知道。
孙祥的弟弟孙祺到朝中陈述冤情,下诏抚恤他的家人。
成化元年,录用他的儿子孙绅为大理寺右评事。
又有个叫谢泽的,上虞人。
永乐十六年进士。
由南京刑部主事出任广西参政。
正统末年,升任通政使,防守白羊口。
军队战败于土木,守边的人没有坚定的斗志,谢泽和他的儿子谢俨诀别而前去。
接受职务汝几天,也先军队大量侵入,守将吕铎逃跑。
谢泽督促士兵把持山口,大风扬沙,不能分辨人和马。
有人请转移到其它关口躲避敌人,谢泽不允许。
寇贼到来,众人溃败,谢泽按剑厉声叱责寇贼,于是被 。
事情被皇帝得知,派官员埋葬祭祀,录用谢俨为大理评事。
袁彬,字文质,江西新昌人。
正统末年,以锦衣校尉身份护卫皇帝北征。
土木之变,也先劫持皇帝向北离去,随从官员都奔跑逃散,祇有袁彬随从服侍,不离左右。
也先侵犯左旦、童府,进逼京城的时候,都侍奉皇帝随行。
上下山坡趟水遇河,冒着危险,袁彬护卫没有一点松懈。
皇帝暂住土城,想要写信给皇太后转致景帝并告谕群臣,因袁彬有学识令他代为起草。
皇帝进入沙漠以后,住的只是毡帐和破旧的帏幔,旁边放着一车一马,藉以准备转移。
袁彬周旋于患难闻,不曾触犯皇帝的旨意。
夜里就与皇帝同睡,天很寒冷,常用胸脯温暖皇帝的脚。
有个叫哈铭的,蒙古人。
年幼时随从父亲作翻译,到这时也服侍皇帝。
皇帝晓谕也先和他的部下,曾经任用哈铭。
也先等人有陈奏请求的事,也是哈铭为他们转达。
皇帝独自居住在毡篷中,向南方眺望很忧郁。
二人时常进献诙谐语言宽慰皇帝,皇帝也就脸色舒缓。
宦官喜宁是也先的心腹。
也先曾对皇帝说:“明朝如派使者来,皇帝就可以回去了。”皇帝说:“你亲自送我就可以了,想要明朝派使者来,只是往返白跑罢了。”喜宁听说丁,愤怒地说:“想要急着回去的是袁彬,一定要 了他。”喜宁劝说也先向西侵犯宁夏,劫掠他们的马匹,直奔江表,让皇帝住到南京去。
袁彬、哈铭对皇帝说:“天寒路远,陛下又不能骑马,白白忍饥挨冻。
而且到了那里众将不接纳,怎么办?”皇帝制止了喜宁的计划。
喜宁又想 掉二人,都因皇帝竭力劝解纔作罢。
也先要把妹妹献给皇帝,袁彬请皇帝回去后再聘娶,皇帝最终推辞了。
也先恨袁彬、哈铭二人,想 他们有多次了。
一天绑塞拯到旷野,将要支解他。
皇帝听说了,如同失去了左右手,急忙赶去解救,纔免于一 。
袁彬曾经中寒。
皇帝很担忧,用身体压在他背上,汗流出来病就好了。
皇帝居住在漠北一年,对待袁彬像亲人一样。
等到皇帝回到京城,景帝仅授袁彬为锦衣试百户。
天顺复辟,升任指挥食事。
不久进为同知。
皇帝很看重袁彬,上奏请求没有不依从的。
内阁大臣商辖被罢免后,袁彬请求得到了他的府宅n后来又因地方低洼而狭小,请求官府为他在别处修建,皇帝也回复依从。
袁彬娶妻,命令外戚孙显宗主持,赏赐很丰厚。
不时召入便宴,叙述患难时的旧事,欢乐融洽像以前一样。
这年十二月,进升为指挥使,和都指挥食事王喜共同掌管锦衣卫事务。
二人曾受宦官夏时的嘱托,私自派百户季福到江西侦察。
季福是皇帝乳母的丈夫。
下诏查问是谁派遣的,二人认罪请求处罚。
皇帝说:“这一定有主使的人。”就把季福交法司审讯,得知了二人受嘱托的情况。
法司请求惩治夏时和二人的罪行。
皇帝宽恕了夏时,二人交钱免刑归还原职,而下诏从今以后受嘱托派遣官员的,必 不赦。
不久因逃失囚犯获罪,王喜解除职务,袁彬就掌管锦衣卫事务。
五年秋,因平定曹钦立功,进升为都指挥愈事。
当时门达依仗皇帝宠幸,势力倾倒朝野。
朝廷大臣多屈服于他,惟独袁彬不屈服。
门达以罪名诬陷他,请求逮捕查办。
皇帝想要法规通行,告诉他说:“随你去惩治,但要把活的袁彬还给我。”门达就捏造罪名将案子办成。
多靠漆工杨垠申诉冤情,官司纔得以解除。
然而还是调任南京锦衣卫,带俸闲居。
记载详见《门达传》。
遇了两个月,英宗崩,门达获罪,贬官到都匀。
召袁彬恢复原有职务,仍掌管锦衣卫事务。
不久,门达被召回入狱,充军南丹。
袁彬在郊外为他饯别,赠送他财物。
成化初年,进升为都指挥同知。
很久以后,进升为都指挥使。
在此之前,掌管锦衣卫的人,都声张权势,欺诈财物贿赂。
袁彬任职时间久,处事安稳。
十三年,升任都督愈事,管理前军都督府。
在任上。
后人世袭锦衣食事。
哈铭随从皇帝回京,赐姓名为杨铭,任锦衣指挥使,多次奉命出使外族担任翻译。
孝宗继位,淘汰传奉官,哈铭因塞外侍卫有功,独自像以前一样。
以高寿 在任上。
袁敏,金齿卫知事。
英宗北征,应招募随从到大同。
等到皇帝归还,驻扎在万全左卫。
袁敏见敌人骑兵逼近,请求留下精锐的士卒三四万人扼守冲要,而皇帝赶快入关。
王振不采纳,六师于是覆没。
袁敏逃归,上书景帝说:“太上皇以前居于深宫中,穿的是锦衣锈裳,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琼宫瑶室。
如今皇帝困在沙漠,穿的有锦衣绣裳吗?吃的有山珍海味吗?住的有宫室吗?我听说,主上受辱,臣子当 。
上皇受辱到这种地步,臣子怎能心安,臣不惜碎首剖心。
请求派官员一人,或者就命令臣带着诏书负载着皇帝的物品到塞外问安,以此尽到臣子的大义。
我即使 一万次,也甘心了。”命令礼部商议,竟回复搁置。
赞曰:奇怪啊,土木之战的失败。
宠贼并不是深入内地的军队,国家并不是长期衰弱的形势,只因为宦官窃取大权,轻视寇贼,玩弄兵权,违背众人意愿而将他们赶向 地,于是导致六师战败,皇帝流离,大臣百官葬身草野。
开始之时不能制止他们而不出征,出征后又不能使他们早日返回,许多人陈尸疆埸,对挽救失败没有什么效果。
然而正当仓皇逃散之时,主上受辱臣子当 ,志向和苟且偷生迥异,也可以不讥讽他们有失勇武了。